日期:2025-10-12 06:55:58
最近泰国那边的水问题越来越让人担心。世界银行在曼谷开了个会,叫“2025可持续发展博览会”,会上说了一件事,挺吓人的。如果接下来25年里,泰国不花2190亿美元去搞气候应对措施,那到2050年,它的经济可能会缩水14%。这可不是小数目。
曼谷的情况特别让人揪心。这个城市住的人占全国四分之一,但GDP贡献超过三成。一旦出事,影响太大了。而且数据显示,泰国在全球洪水受灾人口里排第四,前面只有越南、埃及和孟加拉。今年还老出现一种叫“雨弹”的天气,就是突然一阵猛雨砸下来,不是台风也不是风暴带来的,纯粹是天在发脾气。这种事以前少见,现在越来越多。
泰国想在2037年变成高收入国家。这目标听着不错,但有个前提,每年GDP得涨5%才行。可要是气候问题不解决,专家预测,到2050年经济反而可能掉7%到14%。这不是白忙活吗。
有位叫金·爱德华兹的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说得直接,泰国要想活得久,活得稳,就得赶紧转型。食品、绿色制造、旅游这些行业都得往环保方向走。不然,未来真不好说。
其实泰国也不是没基础。它是全球最大的节能空调出口国之一,电动车也在搞,零部件生产线慢慢起来了。可问题是,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。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,绿色产品这块还能再冲一冲。
光靠收碳税不行。报告里提了,必须让政策更透明,让大家知道怎么干才对。比如电力市场要改革,充电桩得多建,工厂得强制省电,农民也得培训,农业补贴的方向也该调一调。还有,种树不能停,森林得恢复。
碳税能带来差不多相当于GDP1%的收入。听起来不少,但还不够。政府还得动别的脑子,像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这些税种也得改改,不然钱不够用,债务又要爆。
气候不只是天的问题,也是人的问题。弱势群体最扛不住灾难,得有人帮他们撑住。年轻人也不再沉默,他们要求把气候变化写进课本,要求参与决策。有个官员说了句实在话,年轻人的声音不是未来的,是现在的。这话听着有点沉重。
东部经济走廊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。他们有个秘书长叫楚拉,他说大家得先明白水有多重要,管理才能跟上。他们正从石油天然气转向环保产业,开发新项目时也注意别把社区甩一边。他还提醒,要是水不够用,那问题很快就会烧起来。
有意思的是,这份报告发布的时间点很巧。一年后,泰国要办世界经济论坛。世界银行的梅琳达·古德就说,这是个机会,能让全世界看看泰国怎么把绿色制造和减碳变成赚钱的事。
我看这事吧,说到底还是选择问题。是继续拖着,等危机上门,还是现在咬牙投钱,换一个稳当的将来。泰国现在站在岔路口。水在流,时间也在流。等不起啊。
正规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